京ICP备14002071号-1查看 »

×

制造业升级!? 协同、协作务必先行

关闭

viewpoint-20150323-cover

以德国所主导的工业4.0(Industry 4.0)以及由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业伙伴”(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2.0,简称AMP 2.0),已经构成了欧美制造行业实现产业转型的指导性纲领。曾经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面对这样一个严峻挑战,包括大型制造业央企,还是民营企业,该如去面对这样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呢?国内陕西某汽车企业,在2013年便开始在货运卡车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引入了被国内同行看作较为“奇葩”的思想。他们开始借助物联网、3G网络相关移动设备,尝试为购买货运卡车的物流企业提供某些“增值服务”。

对于货运企业而言,如何控制好整体的物流运输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当该汽车生产厂家,将内置了各类传感设备的装置内嵌在企业所购买的货车之中,企业相应的管理者,不仅可以随时查阅货运汽车的行驶位置,同时油耗、驾驶时间、驾驶里程以及各种与运输成本相关的数据,都可以一一调阅。该货运卡车制造商的某位研发人员说道:“这种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其实在某种层面上,让我们的企业从一个卡车设计和生产的企业,正在朝着提供物流货运服务的模式转型。”

来自研发人员的一句有意无意的话语,已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今天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已经开始思考,并初步尝试物联网给他们在产品设计,生产,甚至是业务模式方面会带来哪些改变。生产制造领域大概被划分为三大领域,这三个领域均是将其产品作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切入层面集中在面向产品从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的端到端集成;其次是围绕制造企业自身内部的纵向集成,它涵盖管理系统、运营系统、制造系统、基础设施等;最后则是涵盖制造企业自身合作伙伴领域的横向集成。这三个领域的集成化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制造型企业能否应对制造业转型的挑战。

云模式协同设计 让设计灵感和现实对接

从产品端到端集成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将被看作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起始点。无论是在汽车博览会,还是电子消费展中,人们都会接触到各种新奇特的概念产品。这种现象让外人觉得产品设计是一个极具创意的领域。但是在现实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无论是一台电冰箱,还是一辆新款的轿车,产品设计研发人员,都要在除了满足客户新的需求之外,还有考虑相应知识产权、零配件选购可行性等着多元素的制约。

国内某电视行业领军企业的IT高管就曾经向ITHowBiz 睿•信科技讲解过一款新型电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供货的全过程。其中涉及到的很多细节,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信息的实时性,资源的整合性以及业务的协调性,对于产品端到端的集成有多么重要。“他们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进行创意,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理论上他们能够实时的了解到新产品成型后的总体成本。”这位老总说道。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进行协同设计,让以往关注IT设备计算能力的设计人员,更加关注IT设备在业务协作、资源整合调用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已经纷纷开始尝试云模式的协同设计工作,这种模式进一步解放了前端设备的计算能力。云模式的协同设计更加强调的是借助后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让分布在各地的设计人员能够步调一致的对某一款新型产品进行协作工作。这种模式,需要企业给产品设计人员提供一款能够实现计算能力、网络通信以及对虚拟化应用均能全面满足的灵活设备。

英特尔酷睿博锐处理器以及凌动处理器,目前均可以提供64位计算处理能力。同时,由于英特尔架构的商用平板电脑也支持灵活定制对WiFi以及3G、4G等多种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再加上英特尔在底层对于虚拟化技术的支持。因此,采用英特尔架构的商用平板电脑能够让产品设计人员,随时随地以云模式方式展开协同设计工作。

生产决策微调控 应对获利空间挑战

在个人消费领域,专家们一直在倡导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个性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在实际的消费类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其难度不是一两句理论就能够实现的。在家电行业中,无论是某一款冰箱、彩电或是空调产品,在不同区域,甚至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城市中,它的接受程度都会不尽相同。制造型企业为了响应不同区域消费者购买的偏好,都会基于某一款产品就当地客户特殊需求进行灵活的修改或匹配。

在2014年的夏季,国内某家电企业发现其在北京地区投放的一款空调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而同样这款产品在其他省市的反应却表现一般。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家电企业及时的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线以及物流配送等环节,做出了全方位的调整。原本该款空调是由企业的南方生产基地进行生产,企业调整后改为最临近北京的河北省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制造。如此重大的决策,首先要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其内部资源具有极高的驾驭能力,同时还有赖于其各类IT应用系统的良好整合。但除此之外,该企业的IT高管指出,那些经常往返于各地的企业相关高管,几乎是在借助平板电脑设备来了解整个生产线迁移的工作流程。“如此重大的生产决策推出,所有与之相关业务运营情况,必须要借助平板设备第一时间提供给相关的业务高管!”该企业IT高管说道。

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繁多,不同的应用特性使得企业IT部门无论是从主观推进力度上还是客观的技术限制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将所有企业应用系统全部进行移动化改造。通过借助客户端虚拟化应用部署的方式,再加上重点应用移动化改造,IT部门可以做到有节奏的进行企业应用移动化迁移的推进。前文所提到的那家冰箱制造的企业,其在生产线调整的过程中,企业高管们也是分别借助不同的移动应用平台来进行业务跟进和管理。英特尔商用平板电脑,由于其对Windows系统的全面兼容,使得企业IT部门可以灵活的借助虚拟化应用部署方式,第一时间将企业后台应用推送给企业不同人员。与此同时,IT部门还可以继承原有的Windows系统的开发经验,对基于Win+Intel架构的商用平板电脑进行相应的企业App应用开发规划。

制造横向整合 开放才能共创价值

从围绕产品端到端的研发、设计,到以产品生产、供货的纵向整合,作为制造型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他们所在产业链的横向业务协作和资源整合。长久以来,中国企业内部多年探讨的所谓“信息孤岛”,在横向整合过程中则面临“企业信息孤岛”现象。他们必须要考虑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要考虑借助何种方式和工具来得以实现。

早在十多年前,国内某家企业在实施推广其网上供应商管理平台时,曾遇到过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投诉”。他们某家供应商的老总曾经直接电话该企业某高官,抱怨为何相关的供货信息必须要在“晚上”进行提交。接到电话的高管在询问过后,才尴尬的告诉这家供货商老总,他可能听下属描述的不准确,不是“晚上”而是“网上”。这样一个在十年前真实发生的故事,今天听起来让人唏嘘不已,但它却是真真切切的发生过。今天,企业不仅在倚靠互联网来进行供应商管理,同时还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分销商以及实体店面的管理。进而,很多制造行业的企业也在充分借助移动设备的实时性和便捷性,来实现更为精准的夸企业间业务协作。

在服装制造领域,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其厂区库存、店面库存等情况,以及其合作伙伴,即零售店铺的库存、销售情况。只有最大限度的横向了解产品信息,服装制造企业才能根据产品属性的不同,以及促销产品、换季打折产品的销售情况,来准确把握经营情况。所有这些信息需要依赖于企业内部人员,以及相关渠道的合作伙伴进行统一协作。只有借助更为灵活的移动设备,才能实现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以及信息的传输。借助英特尔商用平板硬件平台的开放性,企业可以针对库存、物流以及销售等不同环节,有针对性的定制开发平板电脑设备。从而使各个环节的业务人员在即满足自己工作特殊需求的前提下,也能够统一获取、传输、查询相关产品信息。

4.0很重要,但“透明化”来得更加实际

工业4.0已然是当下制造行业较为关注的议题,但对于中国制造型企业而言,他们无论现有的IT基础建设现状,还是整个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的参差不齐,都不可能让他们步调一致的向工业4.0买进。对制造业而言,他们更需要构建一个在资源、业务以及信息等方面实现高效整合的IT架构,同时还要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即平板电脑,将这一整合的平台第一时间交付给不同业务层面的人员。




返回顶部